2013年6月29日鹰潭强降雨成因分析
通过对2013年6月29日发生在鹰潭主汛期的强降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动力、水汽和热力条件等物理量的分析,表明此次强降雨过程属于对流性降水,降雨强度大并伴有雷电,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在赣西北有干空气侵入,并在低层850hPa的赣东北形成了中尺度切变线,低层的中尺度切变线是此次强降雨的触发机制,强降雨出现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垂直运动上升区,中低层西南急流较强且接近垂直,为鹰潭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同时赣东北地区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区中,即位于高层200hPa西南急流的右后方和低层850hPa西南急流的左前方,有良好的动力条件,从而在在赣东北的南部形成了深厚的湿对流,同时干空气的侵入促进了对流层低层对流运动的发展,引起降水的增强.
强降雨过程 干空气侵入 中尺度切变线 物理量分析
余剑浩
江西省鹰潭市气象局,鹰潭,33500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5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