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水过程诊断分析

运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探讨低涡系统的演变规律及物理机制,对2010年9月6~9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为此类降水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过程是在中高纬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面气旋辐合抬升、低涡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东移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巴彦淖尔市上空交绥是造成此次强降水主要原因.充足、稳定的水汽输送和较强的水汽辐合,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的位置及强度的耦合与降水发生时间对应较好.高空强烈的辐散,通过抽吸作用引起低层强烈的辐合,从而促使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是此次降水天气发生的动力.500hPa层以上θse稳定层阻挡暖湿空气向上输送,促使不稳定能量在500hPa层以下积累,为此次强降水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条件.850hPa偏东风暖湿气流受阴山的阻挡和抬升,降水量增加,而山后降水量减少.乌拉山与白云查汗山形成狭长山谷,边界层东风气流穿过,狭管效应有利于此地风速增大,将大量的水汽输送到巴彦淖尔市上空.

天气预报 强降水过程 低涡系统 演变规律 物理机制

孙令东 王永清 梁凤娟 杨铁钢 白向东 柳艳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临河 015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