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一次冰雹过程的风廓线仪数据分析
本文对山东半岛一次灾害严重的冰雹过程,青岛的风廓线仪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雹暴的环境风场和雹暴本身的结构。发现:1)5000m以下高度上的上升运动,只存在于地面降雹位置后方0~33km的范围之内,最大上升速度11.9m/s.其上方6960~11520m的高度上,即环境温度为-21~-60℃的区域,是小于1.5m/s的弱下沉速度区.其上方,17.4m/s的强上升速度延伸到12960m的高度上;2)地面降雹位置两侧120km范围内,4080~12480m高度上,为小于2.0m/s 的弱上升速度区.其中前部的弱上升速度,主要存在于环境温度低于-18℃的高度上.两侧弱上升速度区下方,都有弱下沉气流存在;3)雹暴群移速为承载层平均风速的75~80%,移向为平均风向的右侧约20~30°;4)低空没有有效的抬升运动,导致降雹伴随的降水很弱.
冰雹过程 环境风场 结构特征 风廓线仪 数据分析
梁卫芳 庞华基 董海鹰 万夫敬
青岛市气象局,266003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9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