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10日鲁东南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多尺度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白动气象站、CEP 1°× 1°再分析资料、FY2卫星云图、天气雷达资料等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以期进一步全面认识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和强降水的落区,对此类暴雨过程的预报预警和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大暴雨由受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低层强盛的西南急流建立起水汽通道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具有深厚的湿层和暖云层、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大的Cape值和K指数,有利于高降水效率的产生.强降水产生时,暴雨区上空存在较强的中β尺度系统,该系统具有强而窄的垂直上升运动、上下垂直的辐散辐合结构和强烈的对流不稳定等特征,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或辐合中心附近,对流云团发展为中尺度对流系统,雷达强回波没有明显的悬垂或倾斜结构.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触发机制 多尺度分析
吴君 杨晓霞 王庆华 丁圆月 朱义青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临沂276004 山东省气象台,济南 25003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9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