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1.7山西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与监测资料,通过对2011年7月1-3日山西区域性暴雨天气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中低层影响系统,fy-2c红外卫星云图、不稳定能量及物理量场的空间垂直剖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提高类似暴雨天气实时预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东高西低副高影响的环流背景下,中低层切变的配置东移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流场配置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涡度场的时空演变反映了高低空影响系统的变化;ki指数≥32℃的高能区、si∠0℃的不稳定区域在降水时段始终与中低层切变系统的位相一致,促进了持续性强降水的产生.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触发机制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王正旺 刘新颖 赵素琴 赵晋红

山西省长治市气象局 山西 长治 046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1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