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转为带状MCSs过程中水平涡度变化与暴雨的关系
利用实况资料和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18日-19日的一次MCC转带状MCSs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hPa西南涡和切变线的形成与维持是影响此次暴雨产生的中尺度系统,前期MCC的形成到成熟以低涡降水为主,后期的圆形MCC转为带状MCSs主要为切变线降水.在雨区附近,u、v的垂直切变所形成的强水平涡度造成的旋转,对应垂直环流的上升支可触发暴雨产生,垂直方向上u、v不同的分布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环流.低涡与切变线附近的水平涡度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暴雨形成的原因不同,低涡暴雨主要由v的垂直切变造成,切变线暴雨主要由u、v的垂直切变共同作用,本次过程中v的垂直切变构成了沿切变线的东西向雨带,u的垂直切变沿纬向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垂直运动与切变线上MCSs的生成、发展和多雨团的形成关系密切.低涡、切变线降水中心附近的正倾侧项(水平涡度向垂直正涡度转换)也有类似的差异,低涡的转换主要由-(e)v/(e)p<0决定,切变线的转换主要由-(e)u/(e)p>0决定.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尺度较小,易在平均状态下被忽略.倾侧项主要有利于暴雨的加强,但对西南涡、切变线的发展贡献较小.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水平涡度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丁治英 高松 常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广州市气象局,广东 广州 510080;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147 广州市气象局,广东 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2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