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侧南风演变特征及其与中国春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使用1979-2008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分析了全年各月经向风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东南侧存在一个全年盛行南风的区域(22.5-30°N,105-110°E),即常年南风区.该区域南风呈现冬弱夏强的演变特征,尤其在春夏时期呈现双峰值状态,峰值分别出现在15候和37候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常年南风区南风与我国南方春季降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15候左右常年南风区南风第一次增强并达到峰值,持续的强南风使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随之有突然增加的趋势,进入春雨期.高原东南侧常年南风区南风两个峰值出现的原因并不相同.15候左右出现的绕流南风大值是由于高原的突然加热产生的低空气旋性环流叠加在绕流西风上,从而造成了南风的加强,湿润的偏南风给华南地区带来持续的降水,江南春雨开始.而37候左右出现的绕流南风大值是由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孟加拉湾槽前强大的西南风加强了该处的绕流南风,使得南风势力变得更为强大,推进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降水天气 触发机制 青藏高原 区域南风
韦晋 何金海 苏志重 姚丽娜
厦门市气象局 厦门 3610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44 常州市气象局 江苏 常州 213022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3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