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贵州省倒春寒时空特征及其异常年环流背景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1951~2011年贵州82个站的倒春寒指数变化,了解贵州61a倒春寒指数的时空演变及其周期变化特征,对建立贵州倒春寒发生频次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提供有利的依据,且对于农业生产决策也具有重大意义。结果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现两次特重倒春寒,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重倒春寒次数的增加且强度比之前加强;由于冷空气入侵的路径不同,导致每年各地倒春寒指数强度变化周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贵州倒春寒以2~4a周期为主,在方差贡献率上来说,全省在1960年前主要是2~4年发差贡献率较高,而之后2~4a的方差贡献却在较小;倒春寒的EOF分析显示全省一致偏重(轻)是贵州倒春寒主要空间分布型;对比特重倒春寒年份与无倒春寒年份的环流场,发现出现特重倒春寒主要因子是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的形成和崩溃.

农业生产 倒春寒 气候预报 时空特征 环流背景

高红梅 舒国勇 严小冬

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 铜仁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 铜仁 554300;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