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带季节内振荡与北大西洋涛动年际变化的关系

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冬季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的天气流型分为4种不同的流型.研究了不同阶段8种不同位相的热带季节内振荡(MJO)与这4种流型的年际变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K均值聚类法划分得到的不同位相的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天数能很好地反映NAO指数;无论是在1978~1990阶段(简称为P1阶段)还是在1991~2010阶段(简称为P2阶段),MJO第3(6)位相影响NAO正(负)位相;但在P1阶段存在NAO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弱的负位相转换为正位相,当MJO处于第6位相时,NAO由正位相转换为负位相;而在P2阶段NAO并没有明显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偶极子结构转换为波列结构.

北大西洋涛动 热带季节内振荡 年际变化 K均值聚类法

李忠燕 罗德海

贵州省气候中心,贵阳 550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青岛 26610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