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利用1954—2009年我国302个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Hadley中心整编的海表面温度资料,运用奇异值分解(SVD)、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冬季印度洋-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之间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冬季印-太SSTA与我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存在显著关系,主要有两个影响途径:一方面,当前冬整个热带印度洋(IOB正位相)和热带太平洋中东部SSTA异常偏暖(El Ni(n)o)时,相应的大气异常表现为正的PNA遥相关波列,纬向Walker环流减弱而经向Hadley环流增强,使得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增强,位置偏西,108°-123°E平均径圈环流分别在30°N和44°N附近出现异常上升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南部地区出现异常气旋式环流,导致这两个地区极端降水偏多;另一方面,当前冬热带中西印度洋(IOD负位相)和热带西太平洋SSTA异常偏暖时,东亚夏季风异常减弱,105°-125°E平均径圈环流在25°N附近出现异常上升气流,水汽输送只能到达江南及华南地区,因而江南及华南地区极端降水异常偏多,反之亦然.

极端降水 海气异常 大气环流 变化规律

朱益民 夏淋淋 胡轶佳 陈晓颖 谢倩

解放军理工大学 气象海洋学院,江苏 南京211101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3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