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50年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

利用中国50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年全国尺度热量资源的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了两个时段(时段Ι:1961-1980年;时段Ⅱ:1961-2010年)的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热量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特征为南多北少,东部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西部则受地形影响.较时段1相比,时段Ⅱ中国的热量资源(平均温度、最高、低温度,积温)有增加的趋势,东北地区平均温度0℃等值线北移,小于0℃的面积减少了1.46×105km2;10℃等值线北移1-2个纬度;≥0℃积温和≥10℃积温分布和变化趋势相似,华南地区5500~6100℃·d(≥0℃积温)和5300~6500℃·d(≥10℃积温)积温带面积分别增加了5.32×104km2和1.92×103km2.1961-2010年,平均温度气候倾向率为0.27℃/10a,增暖趋势显著,且北方增暖趋势较南方明显;最低温度变化幅度高于最高温度的变化,对气候增暖起主要作用;≥0℃积温和≥10℃积温增加趋势大体一致,约为70℃·d/10a,宁夏、青海地区有一个明显的积温倾向率高值区.

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热量资源 时空分布

胡琦 潘学标 邵长秀 张丹 韦潇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 011700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