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196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93个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北多西南少的分布形式,夏季最多,其次为秋、春与冬季.近50a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幅为68.2h/10a,多于同期全国平均减幅,明显的年代际转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出现在1963和1971年,但未出现过异常偏少年.各季的日照时数也都是负趋势,夏、秋、冬三季减少显著,夏季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冬季、秋季和春季.近30a年及夏、秋、冬三季日照时数减幅缩小,春季则转为以14.7h/10a的速率在增加.除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北部和浙江东南部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有明显突变外,其他站点的年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突变.长江以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减少与降水量增加和平均风速减少有密切关系,而在长江以南地区低云量的增加作用也非常重要.

日照时数 时空分布 年际变化 突变分析

张立波 娄伟平

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局,绍兴 312000 浙江省新昌县气象局,新昌 3125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