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雾日与霾日的判识方法及福州雾、霾分布规律

雾与霾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天气现象,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转化,因此如何判识雾、霾天气现象,以及对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较为准确地统计雾日数与霾日数,对指导雾、霾的预报有重要意义.国内许多学者在判识雾、霾,统计雾、霾日数方面开展了“标准探讨”和“判据修订”工作.本文利用2005-2011年福州市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结合福建省实际,定义4个判别指标,在大气成分历史数据缺少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分析研判的方法对2005-2011年福州市雾和霾天气现象进行判识,并分别统计出雾日数与霾日数,分析福州市雾日和霾日的时间分布规律,为预报雾和霾天气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福州市雾日年平均28.9天,霾日年平均89.7天,年分布趋势相近,年际分布波动大,极差2-3倍;雾日数和霾日数均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后,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雾和霾天气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冬春季节既是雾的高发期,也是霾的高发期,分别占94.1%和70.1%,夏秋季节少发,分别占5.9%和29.9%;雾的高发时段在夜里至清晨,霾的高发时段在中午前后,二者日变化规律近似相反;雾日PM2.5平均浓度34μg/m3,霾日PM2.5平均浓度61μg/m3,其中22%的霾日PM2.5平均浓度>75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天气预报 雾霾现象 判识分析 时间分布

王宏 郑秋萍 隋平 余华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 福州市环境监测站,福建福州350011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6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