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平原低能见度雾霾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1981~2010年华北平原64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对比分析低能见度、雾、霾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了解低能见度雾霾发生规律,为雾霾预报预警及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霾日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东麓地区,雾日集中出现在平原地形辐合线(京广铁路沿线)附近,呈南北带状分布,低能见度的分布覆盖了雾、霾日区域.太行山脉地形效应及其走向是影响雾霾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年际变化上,霾日数随时间呈明显增长变化趋势,线性倾向为3.7d/10a,低能见度频次随时间也呈增加趋势,但其增长趋势不如霾日明显,线性倾向为2.5d/10a,雾日数随时间呈逐年波动,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月季变化上,低能见度、雾、霾日数在冬季1、12月出现最高,5、6月出现频次最少,夏季7、8月份,受大的相对湿度增影响,低能见度、雾、霾日频次相应有一个增加变化.

雾霾预警 空间分布 低能见度 环境治理

付桂琴 赵春生 杨荣芳 李江波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050021 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北京,100871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石家庄,050021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