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揭阳一次雷击致死事故的天气形势与成因分析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中小尺度风场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2012年9月11日发生在揭阳市梅云街道一宗雷击学生致死事故的天气条件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雷击事故的强对流天气是由于副高边缘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引起的,热力和地形抬升,还有中小尺度风场辐合线的共同激发了事故地点的强烈地闪活动.发生雷击事故时半个小时内,地闪达到41次,雷电流幅值均值为35.84KA.事故发生地为水陆交界,周边是平坦的千亩农田,无高树或高大建筑物,强雷雨时,受害人冒雨骑车,撑着雨伞,雨伞的金属杆充当了接闪器的作用,将雷电流吸引到受害人的身上,导致事故的发生.此次雷暴过程中,雷达回波强度和地闪频数对应关系不明显,回波顶高则与地闪频数变化较一致,高度变化对地闪活动的变化有指示作用.

雷电灾害 事故分析 天气形势 触发机制

庄涣斌 管习权 林娜

揭阳市气象局,广东 揭阳 5155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