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吉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分析整理2003-2012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的历史雷灾记录、利用近30年(1982-2011年)48个气象站人工观测雷暴日数序列和2011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基于系统聚类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雷电灾害易损度计算模型,利用GIS自然断点法区划48个市、县的的雷灾易损度,实现了对吉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区划结果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其中,采用欧式距离作为量度标准,用离差平方和法绘制聚类树图,进行变量聚类(R型)聚类,筛选出地面落雷密度、区域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雷灾起数、人员伤亡频数5个变量以反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载体的综合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明确计算出各市县的雷灾易损性值.吉林省区划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雷电灾害风险由强到低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逐层包裹的结构,强风险区主要位于吉林省中部和南部的地级市辖区;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中部和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市、县;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
雷电灾害 风险区划 系统聚类 层次分析法
王羽飞 刘士彬 孙淑玲 朱峰 江晓玲
吉林省防雷减灾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吉林省防雷减灾中心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