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地区雷暴大风的统计特征及分类

雷暴大风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天气现象,对其进行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文章根据MICAPS重要天气报告资料,统计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与山西)2005~2010年的雷暴大风个例.利用NCEP的1°×1°再分析场资料,对雷暴大风日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抬升指数(LI)、大风指数(WINDEX)等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暴雨发生前后各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可将雷暴大风分为三种类型,总结了不同月份各种指数的变化规律和潜势预报阈值范围,可以给出初步判断华北地区雷暴大风发生的条件:(1)6月份,当抬升指数由大于0降低到-1~0℃之间,对流有效位能在短时间内由0(或接近0)急剧增大到100J/kg以上,大风指数达到45m/s以上;(2)7、8月份,抬升指数迅速降低到-2℃以下,对流有效位能增大到500J/kg以上,大风指数达到50m/s以上;(3)5、9月份,当抬升指数降低到0~2℃之间,对流有效位能在短时间内由0(或接近0)急剧增大到50J/kg以上,大风指数急剧增大达到30m/s以上.

雷暴大风 潜势预报 气候特征 对流指数

安洁 齐琳琳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