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循环同化对数值模拟北京一次短历时暴雨的影响研究

利用北京地区风廓线雷达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及T511全球预报场资料,并采用循环同化方法,对2010年7月9日12:00~18:00(UTC)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探讨循环同化观测资料对短历时暴雨临近数值预报的影响,为改善该地区短历时暴雨的预报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低层风场信息的描述非常精细,采用循环同化的方法进入模式之后,对低层风场的改善较好,也成功的模拟出了实况中的低空急流,最终达到了改进和提高短历时暴雨预报效果的目的,降水强度和降水时间与实况基本吻合.(2)模式在吸收北京地区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后,会对模拟区域内的风、温度、高度、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进行约束和动力调整,从短历时暴雨发生发展所需的水汽条件来看,各物理量场的调整使得模拟降水的效果更好,与实况更加吻合.(3)采用连续循环同化的方法,既能用较少的计算量同化多时次的观测资料,在对预报偏差不断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使得初值场准确性提高,又能有效的缩短模式的震荡时间,使得模式的动力特性和物理过程更加协调,减小模式的spin-up时间.

天气预报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循环同化

史小康 陈军庆 李耀东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北京,100085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北京,100085;解放军93062部队气象台,吉林,132102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1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