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霞浦水门山区夏季热带气旋背景下突发海雾原因初探

本文主要从天气预报的角度出发,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针对2013年06月19-22日发生在热带气旋背景下的霞浦水门山区的一次海雾过程,主要从环流背景场、气象要素及相关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找出海雾的形成和维持的原因,为今后该地区海雾的分析和预报提供有利参考。结果表明:海雾是在特定气象条件下产生,发生时伴随着温度骤降,相对湿度基本维持在85%以上,低层盛行微弱的东南风.进一步研究发现,热带气旋“丽琵”外围低云在偏东气流的引导下,为海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环流形势.“丽琵”消亡后的残留低云在“贝碧嘉”外围偏东气流的作用下,移向水门山区形成了持续性大雾.而在大尺度环流场上可以看出,充沛的水汽、弱的辐散场以及弱下沉气流的配合是水门山区低云成雾后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原因.

天气预报 海雾过程 触发机制 热带气旋

高辉 晋明明 陈延聪 刘伟辉 黄荣

94758部队气象台,福建宁德,355103 94758部队气象台,福建宁德,355103;94750部队气象台,福建龙岩,366200 94816部队气象中心,福建福州,3500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8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