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灰霾天气地面流场特征研究
利用2001-2010年广州地面气象站逐时风场、湿度、能见度等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0m风场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10年来广州地区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相应的局地风场自循环指数(R系数),同时还对灰霾日的大尺度流场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时,夜间风速多数时候小于1.0m/s,白天风速虽然较大,但是也1.5m/s,最大值风速出现在14-15时左右;R系数能够很好的反映出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平均R系数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好,当R系数约小于0.75时,广州能见度小于10km;导致广州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流场可主要划分为冷气团型、暖气团型和台风型三种,其中冷气团型主要出现在干季,暖气团型主要出现在湿季,台风型总数较少并且多数出现在湿季.
灰霾天气 地面流场 风速计算 聚类分析
吴蒙 范绍佳 吴兑 王世强 黄爱玲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8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0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