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1年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云水资源分析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32~37°N,99~104°E)22个地面气象站2001年6月~2011年5月共10年的每日8次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1年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及NOAA HYSPLIT_4(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水汽轨迹模型,主要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近10年云量、云状的发展特征及其与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0年,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多年平均总云量与低云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年云量的增加,春夏季尤为明显;(2)全年中发生雨雪天气时,卷云出现概率最高,其次为高层云,积云最低.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对流云出现概率明显比非对流云出现的概率高;(3)水汽是决定高原降水分布和对流云变化的主要依据之一,水汽主要来源于700hPa,且水汽通量可以较好的反映低云量的多寡.
云量变化 气候特征 水汽条件 轨迹模型
杜亮亮 李江萍 尚可政 杨德保 王式功
邯郸市气象局,河北 邯郸 056001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4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