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河上中游降水正态性与稳定性分析

基于1961-2011年黄河上中游45站年、月降水量资料,利用偏态(峰度)系数、变差系数、皮尔逊Ⅲ型分布等统计方法,对该区降水量进行正态性和稳定性分析,并拟合不同保证率下的年降水量及百年重现期.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有33.3%的台站未通过正态性检验.月降水量冬季各月几乎所有台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夏季各月降水量正态性略好,但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站数也在60%以上.对降水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的正态化效率达95.4%,其中1月、2月、3月平方根法优于立方根法,11月、12月反之,其余月份基本相同.降水稳定性冬季最差,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好,从区域看,青海高原东部降水稳定性最好,河套北部最差.P=50%保证率下的降水量接近平均值,有21个台站年降水量历史极大值突破了百年一遇,与年降水量未通过正态性检验的台站基本对应,主要集中在陇中-陇东-宁夏南部地区,该区域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多发区.

降水资源 年际变化 正态性检验 稳定性分析

夏权 马敏劲 李艳 张永泽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白银市气象局,甘肃白银,7309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0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