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5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度日变化特征分析

根据1962-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度日模型和基准温度21.8℃,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冷度日和热度日月际、年际及年代际的变化特征.为珠三角地区能源管理及产业转移战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冷度日集中在4-10月,以7月份最大,热度日集中在11月-次年3月,以1月份最大,各站冷度日和热度日的最大值差别均较小;冷度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在18.8~87.9℃·d/10a之间,最小值出现在1976年,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之后,热度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在28.7~60.7℃·d/10a之间,最小值多出现在21世纪10年代,最大值多出现在1969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冷度日上升和热度日下降的趋势均加快,佛山、深圳尤为明显.CDD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HDD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CDD、HDD的这些变化特征可能与年平均气温的上升有关,也可能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

基准温度 度日模型 气候变化 能源管理

郝全成 韦芬芬 何军

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 510080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 重庆市气象台,重庆 401147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7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