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一次γ中尺度大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资料,对2010年8月10日08:00~11日08:00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地带发生的一次γ中尺度大暴雨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在多普勒气象雷达速度场上观测到西南低空急流的生成及增强,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左侧有γ中尺度气旋式辐合的生成及维持,并在反射率因子图上配合有大于50dBz的强回波区;暴雨过程在单站要素表现为气压的持续降低,大于或接近4.0m·s-1最大风速(南风)的持续出现;涡度收支分析表明,伴随暴雨区强降水的开始,主要是水平平流项和水平辐散项的作用,暴雨区600hPa以下的对流层低层正涡度收支层增厚、正涡度收支增值,800~700hPa正涡度收支峰值达6×10-9s-2;主要是水平平流项的作用,350~100hPa维持负涡度收支,150hPa附近形成-6×10-9s-2负涡度收支峰值;视热源分析表明,伴随暴雨区最强降水即将开始,主要是局地变化项和垂直输送项的作用,Q1在780~300hPa形成正值层;主要是水平平流项的作用,Q1在300~220hPa形成负值层,大气的热力强迫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和云团的发展;视热源的垂直积分表明,临近暴雨的发生,暴雨区临近上游生成大于20J·kg-1·s-1的大值中心,暴雨区视热源的垂直积分大于10J·kg-1·s-1.
暴雨过程 天气成因 中尺度系统 环流形势
井喜 屠妮妮 井宇 陈闯 张小军 李晓莉 康磊
陕西榆林市气象局,陕西 榆林 719000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1 陕西省气象局,西安 710015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3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