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现代气象灾害科普的研究与探讨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作为今年5.12国家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这主旨在于进一步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本文以2012年7-8月份北京、天津、上海三次重大气象灾害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灾害的成因,提出当前强化气象灾害科普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观点.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气象灾害科普的内涵,以及开展现代气象灾害科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1、完善气象灾害科普体系、增加科普经济投入.2、加强气象灾害科普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3、加强气象灾害科普载体建设,打造品牌化效应.4、全面融入服务,建立气象灾害科普长效工作机制.气象部门应吸取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的经验和教训,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当前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强化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开展气象灾害科普的长效工作机制.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气象灾害科普水平,增强公众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能力.

气象灾害 科普工作 人才培养 战略规划

陈晓东 孟祥飞 孙金华 戴菁

张家港市气象局,张家港,215600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4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