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气象科普工作的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是科普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科普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科学素质和气象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大的推动力.气象科普宣传是一项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加强我国气象科普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普及气象知识、传播气象思想、弘扬气象精神,引导公众深入的了解气象工作和提高自身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第四媒体、成为集各媒体优势的大众传播手段.科普信息化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科普模式,成为科普工作发展的新方向,具有突出科普工作特色.近年来,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科普网站,推进政务信息化和对信息网络平台进行改造和升级,全面提高了气象科普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本文在参考部分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气象科普信息化的主要途径,总结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气象科普信息化的建议.
气象科普 宣传工作 信息技术 战略规划
王茹琳 王闫利
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5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