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特大冰雹暴雨灾害天气诊断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对2012年5月10日傍晚发生在甘肃岷县的冰雹暴雨灾害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的诊断,并探讨了一些强对流参数对此次冰雹暴雨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两脊一槽”的大气环流背景形势为此次冰雹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冰雹暴雨发生前,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高层冷平流,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湿位涡分析则很好地表明了低层不稳定能量的加剧过程;而对流有效位能、对流性稳定度指数、A指数和K指数等对流指数的分布和演变对冰雹暴雨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本次强冰雹过程的分析研究表明,大气物理量和对流指数的综合使用对提高强对流灾害天气的预报有重要作用.
冰雹暴雨灾害 天气学分析 物理量诊断 强对流参数
陈雄 李崇银 谭言科 郭文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 21110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 21110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16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