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7.21”特大暴雨观测及中尺度模式预报分析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61年以来最强降水袭击北京;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此次大暴雨雨量大、雨势强、范围广,造成了严重影响.从中尺度模式预报结果来看,预报的降水强度偏弱,落区偏西南.首先利用NCEP全球模式GFS0.50×0.50分析场资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FY-2E卫星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资料、北京SA雷达资料以及北京气象局循环同化系统(WRF-RUC)的3km高分辨率模式分析与预报场,对此次极端降水过程成因进行了大尺度诊断和中尺度特征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副高北部的暖湿空气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互作用的有利环流形式下;通过物理量诊断可知,此次过程的动力、热力及水汽条件配置均十分充分,加上地形的作用,引发了极端降水.进一步,利用检验连续降水区域定量降水预报的CRA(Contiguous RainArea)方法从雨量和落区两方面综合地对WRF-RUC模式预报结果进行丁分析.同时结合对预报场物理量的诊断,分析探讨了此次极端暴雨预报不足的原因.

暴雨预报 中尺度特征 环流形势 物理量诊断

姜晓曼 袁慧玲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与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4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