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淮梅雨环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分析

本文以江淮流域梅雨环流场和物理量场为研究重点,讨论了江淮梅雨期间的环流场上的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梅雨期典型环流结构在我国东部经向剖面图上,表现为“双脚型”涡度场和“鞍型”温湿场及高而窄的θse密集带(锋面/锋区),密集带与雨带对应.对比入梅前、后环流场特征发现,此典型结构入梅前已存在并与江南雨带相伴随,入梅后典型结构与雨带一致北推影响江淮.追踪其演变过程发现,梅雨期典型环流结构于3月底4月初开始建立,与东亚—西太平洋海陆温度热力差异的转向一致,可认为是东亚副热带季风开始的表现.

梅雨天气 环流结构 物理量场 演变分析

何金海 刘丹妮 姚永红 祁莉

江苏省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江苏省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杭州,310017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南京

中文

1-14

2013-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