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蝙蝠病毒研究进展

蝙蝠作为世界上哺乳动物中的第二大类,因其能携带多种人兽共患病毒而在病原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蝙蝠种类多、分布广,具有长距离飞翔能力,这些特性使得蝙蝠易于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同时蝙蝠冬眠、种群数量大,使得蝙蝠可以淘汰病毒敏感个体而使得蝙蝠易于携带病毒;由于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引入到蝙蝠病毒的研究,近年发现的蝙蝠病毒种类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自2009年以来,新发现的蝙蝠病毒就超过53种,几乎接近过去几十年发现的蝙蝠病毒之和,其中大多数为RNA病毒,包括狂犬病毒、亨尼帕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A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博卡病毒等。

蝙蝠 病毒体系 检测技术 病原生态学

何彪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22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

徐州

中文

142-149

2013-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