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乙型肝炎病毒在人工感染雏鸭外周血中增殖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旨在监测DHBV人工感染雏鸭后,病毒在血清内复制增殖的动态变化。根据DHBV PreS/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HBV引物,且构建含有PreS/S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以此作为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建立的具有敏感、特异、重复好的荧光定量检验方法,以探讨了DHBV人工感染15只1日龄雏鸭外周血中病毒拷贝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特异,与鸭圆环病毒(DuCV),鸭瘟病毒(DPV),鸭肝炎病毒(DHV),鸭疫里默氏杆菌(R.A),鸭源大肠杆菌(E.coli)及沙门氏菌(S.anatum)无交叉反应;敏感度可达每个反应相当于2个拷贝的标准品DNA;组内变异系数为0.29~2.35%,组间变异系数为1.67~7.20%;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普通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雏鸭在人工感染DHBV后,病毒在2~8 d内迅速增殖,在第12 d达到一个峰值,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病毒血症。本研究探讨了DHBV在人工感染模型中的增殖复制规律,为模型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鸭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增殖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人工感染模型
刘强 贾仁勇 汪铭书 黄娟 朱德康 陈舜 刘马峰 陈孝跃 程安春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禽病研究中心,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禽病研究中心,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禽病研究中心,雅安,625014;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研究所,成都,611130;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
徐州
中文
911-915
2013-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