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用前后长江中游河湖泥沙冲淤演变研究
利用长江干、支流水文站和河道地形实测资料,研究了三峡工程运用前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坝下游输沙与河湖泥沙冲淤的时空格局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峡工程运用10年来,入库泥沙大幅减少,水库淤积大为减轻,年均淤积泥沙1.44×108t/a,仅为论证阶段的39%左右,水库排沙比为24.4%;(2)长江中游洪峰流量削减,中水时间延长,汛后枯水期提前、退水时间缩短;(3)干流输沙量大幅减少,泥沙来源发生新变化,长江中游河、湖泥沙冲淤格局发生调整,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长江中游河、湖年均淤积泥沙1.18×108t/a,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则年均冲刷泥沙1.77×108t/a;(4)长江中游干流河势仍总体稳定,河床沿程纵向冲刷强度明显增大,其年均冲刷量由蓄水前的0.02×108t/a 增大至1.72×108t/a,冲刷强度和发展速度均大于原预测值,以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冲刷为主,城陵矶以下部分分汊河段2009年以后出现“塞支强干”现象;(5)荆江三口分流分沙量继续减少,三口洪道由蓄水前的年均淤积0.125×108m3/a 转为年均冲刷0.094×108m3/a;(6)洞庭湖、鄱阳湖淤积大为减缓,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其年均淤积量分别为1.11×108t/a、0.09×108t/a,蓄水运用后洞庭湖年均淤积泥沙0.0226×108t/a,鄱阳湖则主要受河道采砂等影响,年均冲刷0.0662×108t/a.
长江中游 河道演变 泥沙淤积 数值计算
许全喜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中国 武汉 43001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3-5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