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北松嫩流域中多环芳烃的特征及来源解析

于2010年8月对松嫩流域的水样品进行了的采集,采集的主要河流有第一松花江干流、第二松花江干流和嫩江干流及牡丹江、甘河、蚂蚁河、哈林河等支流,共计43个采样点,采样位置为水下0.5米,样品量为2L,24h内用0.47 Whatman(GF/F,φ=47 mm)的玻璃纤维膜抽真空过滤,滤膜放入-20℃度的冰箱中保存.松嫩流域中溶解态PAHs的浓度范围为30.13~114.03 ng·L-1,平均59.03 ng·l-1;其中溶解态PAHs都以低环为主;三条河流的浓度分布差别较小,表现出随着径流量的增加PAHs浓度降低,而每条河流又呈现出干流浓度小于支流浓度的特点。颗粒态PAHs浓度范围为0.26~30.31μg·g-1,平均6.5μg·g-1,其中嫩江PAHs浓度最大,第一松花江PAHs浓度最小。松嫩流域水体中颗粒态PAHs的环数组成特征为为:三环(68.2%)>四环(22.3%)>二环((4.4%)>五环(2.9%)>六环(2.2%)。总体上松嫩流域中PAHs的环数组成以低环为主;而高环的PAHs,在颗粒态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颗粒态中的含量。以Ant/178(Ant/(Ant+Phe)), Fla/202(Fla/(Fla+Pyr))系列比值进行源解析,BaA/228((BaA+Chr))及IPy/276(IPy/(IPy+BPE))的比值作为补充进行源解析,发现松嫩流域中PAHs的来源以燃烧源为主,石油污染源为辅。与国外河流相比,松嫩流域水体中溶解态PAH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颗粒态的PAHs处于中等水平。

河流污染 多环芳烃 浓度范围 源解析

胡健 张岩林 刘宝剑 李思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0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115-116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