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NaOH处理木薯秸秆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主要存在于染料工业废水中的碱性染料亚甲基蓝,对人体及水生物有毒害作用。本研究采用木薯秸秆为原料,KCl和NaOH处理木薯秸秆制得吸附剂,用亚甲基蓝模拟碱性染料废水,研究溶液pH值、吸附剂量、溶液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溶液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并计算出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浓度为50,100和150mg/L,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1.4g/L,在3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溶液pH值在4-12的范围内的吸附效果都很好;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木薯秸秆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模型;热力学参数:△G+<0,△H+>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S+为正值,表明亚甲基蓝吸附于处理后的木薯秸秆表面的亚甲基蓝分了比在溶液中有更大的随机性。吸附机制为表面吸附与颗粒内孔扩散共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木薯秸秆可以用来制成吸附剂去除水中的亚甲基蓝。
染料废水 亚甲基蓝 木薯秸秆 吸附性能
莫蔚明 康彩艳 李旺 曾秋蓉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桂林 541004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225-226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