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d催化阴极H2原位修复地下水中的Cr(VI)

本研究通过构建三电极动态体系,自下向上依次安装阳极、阴极1和阴极2,Pd催化剂填充在阴极1的表面。通过调节总电流以及阴极1和阴极2之间的电流分配比例,使2/3的电流通过阴极1,1/3的电流通过阴极2,这样在阴极1周围将形成弱酸性区域,同时阴极1产生的H2在Pd表面形成原了”H”,出水经过阴极2后呈中性。设置实验电流阳极‖阴极1‖阴极2=60 mA‖40 mA‖20 mA,初始Cr(Ⅵ)溶液浓度为5 mg/L,利用蠕动泵使溶液以2mL/min的速度在三电极体系中向上移动。反应一段时间后,阴极1pH降低到3-3.5,Cr(Ⅵ)被还原为溶解态Cr(Ⅲ),检测到出水口Cr(Ⅵ)的还原率达71%,随着溶液向上移动经过阴极2,60%溶解态Cr(Ⅲ)被沉淀。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电极动态体系对Cr(Ⅵ)有较好的还原效果,还原的Cr(Ⅲ)经过阴极2后能被有效的沉淀去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原位修复地下水中Cr(Ⅵ)污染的新思路。

地下水环境 镉金属污染 三电极动态体系 催化剂

钱傲 廖鹏 袁松虎 罗明森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238-238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