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态氢氧化铁胶体表面As(Ⅲ)光氧化的机理研究

本研究采用LED灯(λ=394nm)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近中性条件下CFH对As(Ⅲ)的氧化情况。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6.67μmo1/L的As(Ⅲ)在pH=6.0,含有0.1 mmol/LCFH的体系中,光照30分钟后有54.2%被氧化为As(Ⅴ)。向体系中投加叔丁醇或乙醇对砷的氧化效率均基本无影响。而向体系中投加磷酸盐能完全抑制砷的氧化。此外在厌氧条件下,As(Ⅲ)在CFH体系中仍可被氧化,其氧化效率略小于有氧条件下As(Ⅲ)氧化效率。对反应过程中铁的形态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砷的氧化,溶液中逐渐有Fe(Ⅱ)生成,而在不加砷的CFH体系中,没有检测到Fe(Ⅱ)的产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在CFH体系中,砷的氧化是由于LMCT过程导致的,即砷与CFH形成配合物,在光的激发作用下,电子从As(Ⅲ)转移到Fe(Ⅲ)。 对含不同浓度As(Ⅲ)的CFH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砷没有明显吸收,而向一定浓度的CFH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s(Ⅲ)后,能够明显提高溶液的吸光度,且在285nm处吸收光谱有肩峰。对285nm的吸光度进行Benesi-Hildebrand计算,得到系数ε285 =4.26×103 M-1cm11,Kf=3.78×103 M-1(logKf=3.58)(R2=0.9617)。

水体环境 砷污染 氢氧化铁胶体 光氧化机理

徐晶 丁魏 李进军 吴峰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湖北省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341-34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