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H、振荡速率和初始ORP对剩余污泥厌氧产酸的影响研究

随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剩余污泥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难度最高、危害最大的问题.而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水解酸化后可以生成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等低分子挥发性脂肪酸(VFAs),可以作为反硝化的良好碳源,显著提高污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同时这也是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pH、振荡速率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条件下,温度为35℃,水力停留时间(HRT)在0~12 h范围内,污泥发酵液的SCOD、VFAs产量及组分随时间的变化,以期完善剩余污泥厌氧产酸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pH为6.0或8.0时能达到良好的水解和产酸效果,2h时VFAs产量分别为340.7 mg·L-1和325.8 mg·L-1,比初始值增加了11倍多。适当的振荡有利于增加污泥中可降解有机物与微生物的实际接触,加快污泥的水解和产酸速率,但其大小对丙酸影响不大,较高的振荡速率则有利于乙酸的积累。初始ORP对VFAs产量影响很小,但低ORP在短时间内能实现乙酸的积累,ORP过高则会抑制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活性,使大分子有机酸不断增加。

城市污水 污泥处理 厌氧产酸工艺 pH值 振荡速率 氧化还原电位

张嘉雯 郭亮 李倨莹 李帅 卢明敏 纵岩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407-408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