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的免疫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是一类重要的全氟化表面活性剂,被大量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等的表面防污处理剂等.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有文献报道,PFOS 在生物体内的蓄积作用,以及PFOS 具有的神经发育毒性、胚胎毒性,肝脏毒性等.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PFOS的免疫系统毒性效应,但是其致毒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设计实验对雄性BABL/c小鼠进行经口活体暴露(0,2.5,5,10mg/kg/day,21天),并从个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基因表达等层面,对PFOS的免疫毒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10 mg/kg/day)小鼠体重的增长更加缓慢,脾脏和胸腺的重量显著减轻,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提示免疫器官可能有萎缩的迹象。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功能的丧失,细胞周期紊乱和细胞凋亡、组织癌化等,可能是PFOS免疫毒性的致毒机制所在。
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 免疫毒性效应 致毒机制
吕琪妍 万斌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