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a)芘(BaP)对人肝细胞L02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毒性研究
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PAHs)中致癌性最强、存在最广的一种污染物,其主要环境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暴露后,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的活化,产生具有亲电性、活泼的代谢产物邻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与DNA的碱基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DNA 加合物,进而引起机体的毒性损伤.目前的流行病学和体外实验研究都证实了BPDE-DNA 加合物与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存在相关性.但是,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BaP对L02细胞模型进行暴露实验,浓度范围设置为0-1OμM,分别以DMSO和DAC(5-杂氮脱氧嘧啶)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暴露时间设置为72hr。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重亚硫酸盐测序以及高分辨溶解曲线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DNA甲基化水平变化情况。
毒理学 苯并(a)芘 肝细胞 遗传毒性
田美平 张洁 黄清育 刘良坡 彭思远 申河清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