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沉积物毒性鉴定评价程序(TIE)对广州市河涌沉积物的致毒因子的鉴定
广州市地处珠三角,快速城市化导致水生环境严重退化,以往研究显示各类污染物在该区域的水体沉积物中广泛检出,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氨氮,沉积物已表出现严重的生态风险。本研究在广州市典型河涌采集了6个水体沉积物样品,选用摇蚊幼虫作为模式生物,以致死性作为毒性终点,评价沉积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其中4个样品对摇蚊幼虫具有急性致死毒性。进一步对这4个沉积物进行TIE测试发现,沸石处理均未能提高摇蚊幼虫的存活率,说明氨氮并非沉积中的主要致毒因素;对于其中的两个样品,仅活性炭处理可显著性提高摇蚊幼虫存活率,而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对摇蚊幼虫存活率无明显提高,说明非极性有机物是这两样品的主要致毒物质;对于另外两样品,经过活性炭和阳离了交换树脂处理后,摇蚊幼虫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说明该沉积物中非极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共同导致了摇蚊幼虫的死亡。
水体沉积物 毒性鉴定 评价指标 致毒因子
易小意 游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