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型砷暴露对大鼠DNA表观遗传的影响
砷暴露与多种癌症相关,同时大量研究发现砷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性疾病有关,但是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而DNA表观遗传的改变可能是慢性砷中毒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砷暴露会导致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 cytosine,5hmC)在表观遗传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未有砷暴露影响5hmC的报道.本实验对SD雄性大鼠进行饮水型砷暴露,暴露浓度为0.5、2和10ppm,暴露时间为8周.提取重要器官和脑组织中的DNA,将其酶解为核苷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其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stein,5mC)和5hmC的水平.本研究表明,砷暴露对DNA甲基化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砷的暴露剂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5hmC介导的DNA去甲基化过程也可能在砷的表观遗传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毒理学 饮水型砷暴露 基因表观遗传 发病机制
张洁 木晓丽 徐伟攀 申河清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厦门 361021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