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垃圾渗滤液在黄土层渗漏过程中的水生毒性变化及机理

本论文通过黄土土柱模型实验,从典型的黄土高原山沟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采集渗滤液,使之连续通过土柱,追踪渗滤液中氧化还原灵敏物质随渗漏过程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在渗漏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明显的氧化还原环境,依次为:产甲烷带(MGZ)、铁还原带(IRW)和硝酸盐还原带(NRZ),未出现明显的硫酸盐还原带和氧还原带,这与之前在荷兰、丹麦和瑞典等地的渗滤液研究略有不同.为了进一步探讨渗滤液污染物迁移转化及复合毒性效应变化的作用机理,通过添加不同氧化还原环境最终电子受体,建立了强化氧化还原环境渗漏模型,考察不同氧化还原分带出水中污染物的形态含量分布,测定不同出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终点的LC50(IC50/EC50).

垃圾渗滤液 水生毒性 黄土层 渗漏模型

朱娜 闫微 桑楠 李广科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1-2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