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斑蛙与非洲爪蟾肠道重塑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中国本土两栖种黑斑蛙与非洲爪蟾肠重塑的发育过程和相关分子的表达模式,为建立黑斑蛙肠重塑模型提供生物学的基础信息.方法:取不同发育阶段黑斑蛙和非洲爪蟾州蚌的肠固定,进行H&E染色,研究其发育过程中肠的整体形态、肠沟变化、组织学结构。同时,取相应发育阶段的肠,提取RNA,进行定量RT-PCR,研究发育过程中肠重塑相关基因(TH靶基因)TRβ、MMP2、TH/bZIP, BTEB的表达模式。结果:黑斑蛙的肠重塑与非洲爪蟾基本相同,但存在一定的种属差异,可以将黑斑蛙的肠重塑用于甲状腺干扰的研究。结论:黑斑蛙与非洲爪蟾肠道重塑组织形态学和TRR, MMP2, TH/bZIP三种分子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甲状腺干扰的终点指标。

两栖动物 肠道重塑 生长发育 基因表达 甲状腺干扰

李圆圆 徐伟 楼钦钦 张银凤 秦占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26-27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