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表面氧化对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管吸附和脱附的影响机制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不仅是碳纳米管作为水处理高效吸附剂成功应用的关键,也是评价碳纳米管潜在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的重要理论依据.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脱附行为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碳纳米管的结构及表面性质.碳纳米管在合成过程中或进入环境后,其表面会被氧化而带上含氧官能团(如–COOH、–OH),从而影响其对有机物的吸附和脱附行为.因此,本工作研究了典型有机污染物(包括PAHs、硝基苯类、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在不同程度表面氧化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 研究发现,有机物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符合Polanyi理论,等温线为非线性,可以用Dubinin-Ashtakhov(DA)模型拟合。PAHs,硝基苯类和酚类有机物在碳纳米管上基本没有脱附滞后现象,但胺类有机物在氧化碳纳米管上存在明显的脱附滞后。胺类有机物滞后强弱顺序为:对硝基胺<对氯胺<苯胺<对甲胺。而且,碳纳米管表面含氧官能团越多,滞后程度越强。

有机污染物 碳纳米管 表面氧化 吸附脱附机制

杨坤 邬文浩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杭州 310058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53-54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