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颗粒的酶促转化研究
释放到环境中的人工纳米材料会与环境介质如水、土壤、光照、微生物等发生作用,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团聚状态、移动性,最终影响它的环境效应.富勒烯(C60)对真核生物细胞、水蚤、鱼类都表现出强烈毒性.因而研究人工纳米碳在环境介质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对于正确评价其移动性、生物可利用性、环境归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生物转化是很多污染物被彻底降解进入碳循环的重要途径,但是关于人工纳米碳生物转化的研究还非常少.本研究中探讨了多种氧化还原酶对原始单壁碳纳米管(SWNT)、氧化单壁碳纳米管(O-SWNT)和C60的酶促转化可能。对SWNT,采用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可能的结构改变。发现了锰过氧化物酶对SWNT具有一定转化作用,而对通常认为生物可利用性更高的O-SWNT无转化效应。这可能与O-SWNT表面官能团与酶的活性中间产物作用有关。通过动态光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分析方法表征了C60的酶促转化产物。研究结果表明,C60水溶液被转化成水溶性更强的类富勒醇样产物,C60的笼状结构上添加了多种含氧官能团,如羟基、醚和环氧化物/半缩酮等。
碳纳米颗粒 氧化还原酶 生物转化 污染降解
张承东 陈威 Pedro Alvarez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1 美国莱斯大学城市与环境工程系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67-68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