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土壤-植物系统中人工纳米颗粒的界面行为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纳米颗粒界面行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人工纳米颗粒在土壤固-液界面、根-土-微生物界面的吸附、解吸、聚集、沉降、过滤、溶解、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人工纳米颗粒对土壤中有机/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植物对人工纳米颗粒的吸收、转运、积累、代间传输、生物转化、生物放大等过程;重点关注植物根系分泌物、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人工纳米颗粒根际行为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植物对纳米颗粒的生物转化过程;总结了人工纳米颗粒的性质、环境条件对土壤中人工纳米颗粒界面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壤-植物系统人工纳米颗粒界面行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趋势。旨在促进人工纳米颗粒界面行为的深入研究,并为土壤-植物系统中人工纳米颗粒的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污染 植物系统 人工纳米颗粒 界面行为

朱濛 涂晨 章海波 张瑞昌 骆永明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79-79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