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汞的山地海拔效应概念模型

全球地表面积约有27%为山地(广义,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而且全球有将近22%的人口生活在山地地区。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山国家,广义的山地共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的山地面积不仅广大,而且地势高峻,其中海拔高于1000米的山地和高原超过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0%。因此,有关山地海拔效应的汞污染研究对于准确认识和评估中国的汞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国西南地区雷公山开展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汞可能在具有较高海拔的山地环境具有放大效应。高山地区是大气汞沉降的重要场所,尤其是表层土壤和植被被普遍认为是大气汞沉降的有效载体。忽略山地地形因素对汞的“拦截效应”可能增加了相关模型评估的不确定性,从而过高估计了中国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大气汞沉降的贡献率。

气相环境 汞污染 山地海拔效应 模型设计

张华 冯新斌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贵阳

中文

19-20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