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四氧化三铁吸附Cr(VI)的研究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球磨法、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作者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纳米四氧化三铁。可以看出,纳米四氧化三铁呈类球形,链状,粒径范围10-20 nm。BET表征结果显示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比表面积为56 m2g-1。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废水中的Cr(Ⅵ)可以迅速被四氧化三铁吸附去除,反应12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去除率高达90%以上。说明六价铬吸附在四氧化三铁的外表面,而非孔隙内部。纳米四氧化三铁对Cr(Ⅵ)的吸附容量为63 mg g-1。利用纳米四氧化三铁吸附Cr(Ⅵ)过程中,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在酸性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发生质子化带正电,从而大量吸附以铬酸根负离子形式存在的Cr(Ⅵ)。另外,采用乙二胺修饰后的胺基/四氧化三铁,可以提高四氧化三铁的稳定性,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水体污染 六价铬 纳米四氧化三铁 吸附性能
方晓波 方战强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东高校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3-4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