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煤火
作者围绕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先后考察和现场研究了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的典型煤火区,这里将展示其间拍摄的不同场景照片,以期从大局和细节揭露中国北方煤火所致潜在环境污染问题。 煤火环境污染问题绝非限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硫和汞排放。颗粒物、氟、砷等其他重金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等很可能亦会排放而有待研究。 煤火衍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逸出机制绝非遵循电站燃煤、取暖燃煤和生活燃煤那样呈单源(炉膛)与单通道(烟囱)特点,而是多源与多通道以致极其复杂。 煤火与污染存在太多未知,此前相关研究处于空白。但现在不难预期,煤火导致污染程度极其可能远远超过预期。 煤火原本属于自然现象:自然中总有一些煤经一段时间接触空气而吸收氧并氧化等最终会自发起火燃烧,不论接触空气的途径是可见的或是隐蔽的。《西游记》描述的西域(新疆)火焰山就是自然形成的煤火。 然而,煤炭高强度开发才是煤火四起及加剧蔓延的现实根源。中国煤炭开发强度全球第一且开发重心持续北移必然对应着中国北方煤火为全球煤火之最。
煤火 大气环境 排放机制 污染分析
梁言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29-29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