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并探讨肝癌患者形成门脉癌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252例肝癌患者的生化检查,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和病历资料等,总结门静脉癌栓在肝癌患者中的发生率,行单因素分析门静脉癌栓形成与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大体分型、肝硬化、Child分级、腹水、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等的关系,并行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者占36.5%,单因素分析提示与年龄、AFP、AST、PT、肿瘤数目、大体类型、APS有关,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T水平、大体类型、APS是肝癌伴门脉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年龄较轻、弥漫型肝癌、PT延长、伴APS形成者者容易诱发形成门静脉癌栓,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形成门脉癌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发病机制 危险性评价 临床应用

赵晓阳 曹广劭 曹会存 刘健 王玉丹 刘诗义 李天晓 王振豫

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肿瘤、综合介入病区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郑州

中文

1-5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